5 p2 x' K5 T& C" T! K
4萬億,5萬億……一直到了7萬億,地方債務的數(shù)字幾個月來迅速攀升。2008年,為了使國內(nèi)經(jīng)濟盡快走出低谷,國家實施了4萬億投資計劃。但在這項投資中,中央政府僅占1.2萬億,其余的2.8萬億則需要由地方各級政府財政從各種渠道進行籌集。而地方政府采取的最直接的措施是擴大投資規(guī)模,興建高速公路、地鐵等項目。, y! I3 t l( s0 J- q% M. r+ E
3 ?8 X* o9 ~# ^那么,地方政府負債率節(jié)節(jié)攀升,其還債能力卻大成問題。人們擔心的是,2009年地方融資總量高達7.2萬億元,是土地收入的4倍多,僅利息每年就要支付5000多億元。如果這一問題得到緩解,有可能會拖垮中國經(jīng)濟剛剛復蘇的腳步。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究竟用什么辦法解決?實際上沒有根本解決之道。 ( C2 u8 D. m a+ c" o1 i/ x : ~" I: u' H7 C6 u
目前可以演繹的幾種渠道是,借新債還舊債,把償債壓力后延,或者借助全面通貨膨脹減少債務負擔。如果說借新債還舊債是聊勝于無,那么,地方政府憑借房地產(chǎn)業(yè)來紓緩債務壓力就是常見的做法。現(xiàn)在,收取土地出讓金是地方政府的一大財源。除去征地、拆遷、補償、稅費等成本,土地出讓的凈收益一般在40%以上。土地出讓金在不少地區(qū)占地方財政收入的50%以上。6 j( n. ^# d% I' y3 Y: ~ q/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