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鑒賞】
“扣題”,就是不枝蔓,緊緊圍繞著題目來做文章。但這只是扣題的俗諦。扣題的文章,如果拘手束腳,老實答題,就是扣死題的笨伯。高明的詩人,在題目上可以玩出許多花樣來,又決不出題一步,王夫之說的“愈死愈活”,就是指這一路扣題,這才是扣題的真諦。
《訪×××不遇》,是唐人喜做的一個題目,才氣不足的詩人,會把×××,什么什么道士,作為要扣緊的題目,說自己與他如何有緣分,他又如何如何的一種身份,不遇又是怎樣的遺憾等等,遺憾完了,交卷。而大詩人李白卻像一個極有靈性的頑童,死死扣住“不遇”二字大做文章,絕不添出半句議論、聯(lián)想、贊嘆、表彰,寫的全是一路上遇不著道士,卻遇著的各種好玩的好看的風(fēng)景,寫完了好玩的好看的風(fēng)景,還是遇不著道士,或者正是因為訪道士不遇,才有了這些好玩好看的風(fēng)景,總之“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字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賀貽孫《詩筏》)。
李白的這種扣題方式,實際上也不單單是技巧、才氣問題,還有更深層的一個問題:所謂“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骨子里好的是“游山”,不是“尋仙”?!皩は伞笔撬麩釔劢挥?、熱愛大自然、好動任氣、自由浪漫的生活的一個題目,一個借口?!澳魏翁斓亻g,而作隱淪客”(《送岑徵君》),這是李白的真心話。所以當他“愁倚兩三松”時,我相信只是做出一種姿態(tài)而已。桃花露濃,深林鹿躍,青山泉飛,這些富有生機的自然物象,才是李白浪漫高華、生機蓬勃的性格的真正顯現(xiàn)。所以當他拈住“不遇”二字時,越是不遇,越是能顯出他的那機趣燦然的生命光華之美,王夫之說的“愈死愈活”,根源在此。
扣題的死活關(guān)系,撇開李白這首詩說,確是極富于辯證意味的藝術(shù)技巧。“題”,是人人心中所有;“題意”,卻是個個筆下不同。高手總能做到“愈死愈活”。比如杜甫的《望岳》詩,無一句不扣題,卻無一句不是“人人筆下所無”的精彩意思。金圣嘆評杜甫這首詩,頗能道出其中三昧:“岳字已難著語,望字何處下筆?試想先生當日有題無詩時,何等經(jīng)營慘澹?!薄搬纷诜蛉绾巍本?,金圣嘆批曰:“一字未落,卻已使讀者胸中眼中隱隱隆隆具有岳字望字。蓋此題非此三字亦起不得,而此三字非此題亦用不著也?!薄胺蛉绾危q云一部十七史,從何說起,一題當前,心手茫然,更落筆不得,恰成絕妙落筆。”“齊魯青未了”一句,金批:“寫岳奇絕,寫望又奇絕。五字何曾一字是岳,何曾一字是望,而五字天造地設(shè),恰是望岳二字。”“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二句寫岳;“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二句寫望?!皶斄杞^頂,一覽眾山小。”“翻望字為凌字已奇,乃至翻岳字為眾山字,益奇也。”(《四才子書》)如此扣題,亦不愧為大手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