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婦女在人們的印象中,大多都是做飯洗衣、操持家務,少有與文字打交道的。但戶縣甘亭鎮(zhèn)搖西村年逾七旬的段群芳老人,近年來卻拿起了筆桿子,并在近日創(chuàng)作出秦腔劇《祭祖》等作品,令人稱奇。
; t+ X$ w+ s* {9 _5 L. I& _- E- R 在上了年紀的農村婦女中,段群芳算是有文化的。她早年曾在數(shù)所學校做了三年多的老師,后因家庭原因離開了學校,回到農村,一待就是幾十年。她的祖父輩、父輩是民國年間從乾縣、禮泉逃荒來到戶縣的,歷盡了艱辛,其中先輩對家庭的操勞、對子女的關愛,更是給段群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0年時,喜好秦腔的段群芳產生了寫一部秦腔戲的想法,反映先輩的生活,以弘揚中華傳統(tǒng)家庭美德。經過幾年的創(chuàng)作,她寫出了名為《祭祖》的戲劇。戲詞共三四百行,分為《荒難年景》《悲痛懷念高堂親》《奠十杯酒》。段群芳介紹,唱完全戲需要一個多小時。除此之外,段群芳還寫了《憶我的兩重天》《十唱老人難》等文章、歌詞。
' W* Z/ a: R5 v4 l! a T2 b# O6 [ 段群芳從小身體就不好,到了花甲之年開始寫這些文字,更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她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哪個秦腔劇團或演員,把《祭祖》搬上戲臺,或演唱錄音。
1 f1 P9 C1 y9 Q3 o!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