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汽聯(lián)對賽車改裝的規(guī)則 2009越野系列賽車輛技術(shù)規(guī)則 6 [ c3 I+ {2 a2 m0 g9 l0 G
-安全裝備和改裝
; e, X9 J9 ~' D# X/ y; l; a9 S第一條:: e/ q$ h9 D3 {3 O4 b
賽事仲裁可以將結(jié)構(gòu)看上去是危險的車輛除名。 p# g6 _- c7 l% w! X1 C+ M
9 _) m; e) V- |! X! S; G第二條:& i/ F) ]# L3 z8 s
如果選擇一個裝置,它的安裝必須是符合規(guī)則的。
4 ~. ?; j' l# ]5 r% Q5 T7 a3 Q5 @7 J' J) W5 P1 U* T/ u; Q
第三條:管路、燃料泵和電纜% b3 C, }" `' |8 c$ y
3.1 所有組別5 e- G. O' W/ t
管路必須有外層保護(hù),以防止任何危險(石頭、腐蝕、裝置破壞等)。
8 [9 s& n4 N) n' I. ]4 W自動油路切斷器。8 H3 a2 _9 n5 M2 r9 D- ^$ X
推薦所有供應(yīng)發(fā)動機(jī)的燃料管和發(fā)動機(jī)的回油管提供直接設(shè)置在油箱的自動切斷閥,以在這些管的部分破裂或滲漏時,可自動關(guān)閉所有帶壓力的燃料管路。+ N4 S0 t' C( m [$ s8 \: m0 k
通風(fēng)管也必須安裝一個重力控制的滾動閥門。
) R* R. J& Q# X8 b所有汽油泵只能在發(fā)動機(jī)運轉(zhuǎn)或啟動程序時工作。7 i" R9 f) [/ {, E
3.2 T2組+ c7 ?9 ~. K% z! [/ J
系列的生產(chǎn)裝配可以保留。- r* h* h: ?4 i0 h$ t9 I# ?* x
如果使用FT3 1999、FT3.5或FT5油箱,則汽油管路必須換用航空形式油管,管路不限。
6 i; e: t. _5 N" x" ]如果進(jìn)行改裝,則必須符合下面章節(jié)的要求。
Q" Q* h5 y. z7 e' m+ v* J8 I5 p在車內(nèi)允許附加的保護(hù),防止火災(zāi)和噴出的危險。
0 c& Q r1 r* z. C非原裝的電纜,必須由非易燃“袖管”保護(hù)。
o& T- Z9 E( d0 K3.3 T1和T4組
6 `' v8 r a$ O* I" n+ G8 u裝置必須按下列技術(shù)要求生產(chǎn):
8 h2 b7 ^$ D; P& Y$ \2 X$ \( ?3.3.1)汽油管路(不包括連接到噴射器)在135℃(250℉)時必須有最小70巴(1000psi)的防爆壓力。8 B$ h& E, u& |
—潤滑油管路:在最小232℃(450℉)的操作溫度時,必須有最小70巴(1000psi)的防爆壓力。 K$ x, t7 K1 z* \
當(dāng)這些管路變形時,必須有線狀連接物和外部編織層,以防止磨擦和火焰(不可助燃)。6 F0 g* M9 @2 r# \% [! B+ C- t
對于燃料管,由非傳導(dǎo)部件與車殼隔離的金屬部件必須導(dǎo)電連接。# u3 l2 z3 j% n# {$ _4 X2 h: ]1 }
3.3.2)液壓流體管路在最小232℃(450℉)操作溫度時,必須有最小280巴(4000psi)的防爆壓力。0 `- j+ v* G1 p9 [ l
如果液壓系統(tǒng)的工作壓力超過140巴(2000psi),則防爆壓力必須至少是雙倍的工作壓力。
2 k& R' b# K, W1 t! P f5 |9 g+ h8 U當(dāng)這些管路變形時,必須有線狀連接物和外部編織層,以防止磨擦和火焰(不可助燃)。
' W: B0 |; Y/ `- l8 F3.3.3)冷卻水或潤滑油的管路必須在駕駛室外。$ v* U1 }% s" |* ^6 u3 F1 O
燃料或液體的管路可以通過駕駛艙或座艙,但不能在座艙內(nèi)有任何連接裝置,不包括依照圖253-59和60所示的接口設(shè)置在前或后廂板上和制動管路上(T4除外)。
6 J- T& [+ e- b8 [8 l d: ~除了制動主缸和液體容器,任何液壓容器禁止出現(xiàn)在駕駛室。, Y& ]3 D# q1 J- W) B9 z
制動液容器必須安區(qū)地固定。7 G0 D# u6 C! h P
3.3.4)汽油泵和龍頭必須在駕駛室外面。/ I2 j N# @! `( w
3.3.5)只有為了駕駛室通風(fēng)的進(jìn)口、出口和管路允許在駕駛室內(nèi)。
: o/ e2 m) u' ?* u3.3.6)電纜線必須由不助燃的覆蓋層保護(hù)。. A, Q' ?' z! f( [7 ~
3.3.7)除了制動管路,快速自鎖連接裝置可以安裝在所有管路中。( a+ E: ^6 T: B, x* s+ H
第四條:制動安全系統(tǒng)
; M. @- |. k+ G由一個踏板控制雙管工作:踏板正常地控制所有車輪;在制動系統(tǒng)管任何位置出現(xiàn)滲漏時和任何形式的制動傳動系統(tǒng)失效時,踏板仍可控制至少兩個車輪。0 l% E E* X9 h% F+ d
車輛可以安裝一個手制動系統(tǒng),用于一個和同軸的制動上并且完全獨立于主系統(tǒng)之外(液壓或機(jī)械式的)。
7 q4 O7 M; X8 q, U9 s+ |" h) A, P. e
' r4 L/ g+ D$ V1 J第五條:附加的固定裝置0 w- d* Z8 z2 P, U- {
在發(fā)動機(jī)艙蓋和行李箱上至少安裝兩個附加的安全固定裝置。
9 x! _3 N; N- r- V* m# d這個方法也適用于后擋板,但不適用于車門。
! J+ p; @) m9 B7 j( T原有的機(jī)械鎖不得使用或拆除。
" S* i/ U/ w3 r9 a這些固定裝置必須是“美國式固定裝置”,通過蓋子的一個桿,用一個也固定在蓋子上的銷子鎖住。
: X6 f/ z( s% G/ s( C9 E! ^: D如果使用塑料部件,必須提供金屬加強(qiáng),防止扭曲。
" C4 {( R+ {+ F1 `安裝在車內(nèi)的大件物品(如備胎、工具箱等)必須穩(wěn)固地固定。; O! H0 {# y4 V6 ~0 u
, h! b5 H% k2 E; C第六條:安全帶
* c0 a& K9 I* d3 Z, Z* V. ]# f: T6.1安全帶
d, @% A1 T1 p0 ?, z兩條肩帶和一條下擺帶(腰下)是必須的。/ l1 k, i& o6 n" C$ O1 g* v b/ R; v
在車體上或車架上或駕駛室或防滾架上的固定點:2個給下擺帶、2個(對于T1和T2,可能的1個與座椅對稱的)給肩帶。- P! c/ L) H k [
這些安全帶必須符合FIA第8853/98和8854/98號標(biāo)準(zhǔn)。
6 y) o1 S2 p6 L, n. F0 {5 N5 E8 E在車內(nèi)任何時間都必須有2個安全帶切斷器,當(dāng)車手和領(lǐng)航員坐在車內(nèi)系緊安全帶時,容易觸及它們。
# X* T' M1 K9 }+ Z1 m2 F- q) p而且,推薦包括公共道路的比賽使用的安全帶裝備按扣開釋系統(tǒng)。
2 n% }8 L0 |3 p3 w# TASN可以注冊在注冊的安全架上的安裝點(見8.4條),這個安裝點應(yīng)是被檢測過的。# x6 ]" d7 E) l
6.2安裝
9 y( ]9 r: h7 X* t安全帶禁止設(shè)置在座椅上或座椅支撐上。
2 O- W( \* O5 d, Z* L ^: U: ?3 d7 y必須使用系列車上的安裝點(T2和T4)。
7 L, d: m: j7 f% {如果不可能安裝在系列車的安置點上,新的安裝點必須設(shè)置在車體或車架或座艙上,肩帶的每條帶子一個獨立的安裝點并盡可能地向后。
$ [& j# |1 J6 z( W3 ?安全帶不得設(shè)置在無頭枕或靠背與頭枕是一體的座椅(在靠背和頭枕之間無開口)上。4 ]" {9 G% J! D4 V, X
注意:帶子在通過時不能被損壞。
3 a6 X8 K' b. D2 g- d, Q# I- V可以在原座椅上打孔,以允許安全帶通過。) y( n$ \/ S/ C) ^$ M' r/ D
—推薦的安裝點的幾何位置如圖253-61所示。
* X+ J7 a, U) z1 m2 X- K向下的方向,肩帶必須向后并且安裝在與靠背頂部邊緣水平線45度以內(nèi)(T4車手的肩帶是20度),雖然推薦角度不超過10度。
+ P9 z$ I1 S5 m. F與座椅中心線的分散角或輻合角的最大限度是20度(在水平線測量)。
, q. a! Y/ s, }# P: `如可能,應(yīng)使用由生產(chǎn)廠商設(shè)置在C柱的固定點。& F, M0 d, M- H4 g; R& ^- g) F- j# c
不得使用增加與水平面更大角度的安裝點,不包括座椅符合FIA標(biāo)準(zhǔn)的要求。
( m5 p& I9 i+ f因此,4點安全帶的肩帶必須固定在由車輛生產(chǎn)廠商設(shè)置的原有的后排座椅的下擺帶的固定點上。8 u/ G+ V {+ ]: O- {6 e
對于4點安全帶,其肩帶形成的交叉必須與前座中心線對稱。
, I! k/ G3 Q( `2 B+ m8 R7 P$ u. F \如果不可能使用系列固定點,肩帶可以固定或傾靠在一根設(shè)置在防滾架的后橫杠上或前安全帶的上安裝點。# Y& `8 b2 v- ]$ X2 Z
肩帶也可以安置在防滾架上或用纏繞方式安置在加強(qiáng)杠上,也可以安置在后安全帶的頂部安裝點上,或安置或傾靠在一根焊接在后支撐上的橫向加強(qiáng)裝置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