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288775950,2395664999&fm=26&gp=0.jpg (120.32 KB, 下載次數(shù): 33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57 上傳
: K2 ~/ h$ E) K) m
忙天,你知道啥意思不?這是我們關(guān)中人的說法。雖然也經(jīng)常也說秋夏兩忙,但是如果只說‘’忙天‘’的時候,那一定是專指夏忙,即夏收時節(jié)的忙天。大詩人白居易在《觀刈麥》中這樣寫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說的就是我們關(guān)中平原忙天的景象。; k3 Y9 c; Q; l- n! ?, n) `) F
小滿過后,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天燥熱起來了,我們關(guān)中平原的麥子顆粒也一天天的飽滿起來。一陣陣熱風(fēng)吹過,滿目遍野的一層層綠色,慢慢的,在不知不覺中蒼茫起來,特別是隨著時令的推移越來越泛起金燦燦的黃色來,空氣中也彌漫著燥燥的麥香味,不由得你不深深的大吸幾口,順著鼻腔、口腔、咽喉一路流淌下去,直至三萬六千個毛孔都滿滿的充斥著的踏實和喜悅,綻放在臉上的是不用掩飾的燦爛和時不時油然一笑。路邊常常會看到老頭用手揉搓著麥子,左手倒向右手,右手倒向左手,嘟著嘴吧,噗、噗地一吹,吹去麥糠,然后丟進嘴里慢慢地嚼著,品味著。。。聊著今年的收成。其實這麥穗用火稍微烤一下,瞬間你就能聞到烤麥的香味,嚼起來,嘖嘖,圓潤、光滑、生香,妙不可言。這是城里孩子沒有過的幸福。$ g$ M0 ]) O/ a
0 P, X7 d m P1 F) P8 H P4 d5 O3 M
22.jpg (305.53 KB, 下載次數(shù): 30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9:01 上傳
U* O8 h6 _7 }9 P
# O3 d8 S4 ] R+ r2 A, u. N) l! ?) J( s
從第一聲“算黃算割”的叫聲開始,家里人開始為忙天做準備了。這是我們家鄉(xiāng)人對布谷鳥的稱謂,因為布谷鳥的叫聲和我們當(dāng)?shù)胤窖浴八泓S算割”很接近。意思是督促人們及時收割麥子。好像還有一個傳說,是一懶漢因誤農(nóng)時而死后的覺醒,化作鳥兒晝夜不停叫著“算黃算割,先黃先割”提醒人們不誤農(nóng)時,勤勞耕耘的故事。我記得那個時候,四鄰八鄉(xiāng)人會去戶縣趕集,有時候也去大王店。往往是添補一些農(nóng)具。一塊磨刀石,幾個刃片,或木叉,簸箕,繩子什么的。反正缺的就要補齊。街邊上老人家也會聚在一起,圍著賣旱煙葉子的攤,叼著旱煙袋一番吸食品評之后為自己的整個忙天準備一捆精神食糧。當(dāng)然大多數(shù)家庭也會割二斤肥肉,攬上一盆臊子,好好改善一下伙食,為即將到來的忙天補充一下體力。因為接下來三夏大忙,龍口奪食的時節(jié),忙起來的十來天里,需要連續(xù)作戰(zhàn),用鄉(xiāng)間的話說,會忙的連放屁的功夫都沒有??梢哉f是時間是非常的緊,任務(wù)是非常的急,勞動強度大很辛苦。這時候老母親往往會用米或者脫皮的麥粒釀一壇黃酒,雖然我們叫黃酒其實就是醪糟。割麥的時候兌點開水,放點糖精就是很好的飲料。擬或早上起來醪糟打雞蛋,也免得再燒稀飯。簡單省事還營養(yǎng)。這個時候也是出嫁的姐姐忙回家看忙的時候,割二斤肉或買幾把掛面,拿十來個雞蛋。往往是好禮。也回來看看家里忙天準備的怎么樣了,同時也是忙前難得短暫的空閑時間,和家人聚聚。接下來就要一直忙到顆粒歸倉,秋糧種上。
: A2 q+ f$ j3 G
2 Y9 m# B2 ^) }/ K# }( J
3ccfc20a6de944308c98aa546d8f0cba_th.png (220.56 KB, 下載次數(shù): 30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58 上傳
9 u2 }% `9 l. K0 U2 l- s& ]
俗話說“蠶老一時,麥熟一晌”,有時候幾乎是一轉(zhuǎn)頭的功夫,甚至一陣風(fēng)過,麥子就黃了一片。田間的麥穗就垂下了高昂的頭,熟的要炸裂,需要及時收割,脫粒,曬干入倉。否則,或灑落一地,或遇雨天很快發(fā)芽。黏黏的麥芽糖不知你還有印象么?如果收割不及時,會損失慘重。所以叫三夏大忙,龍口奪食?! ‘?dāng)時我們二隊東門外的那一片大麥地,有好幾十畝吧,印象中哪里的大麥不是用鐮刀割的而是要用手連根拔起的,因為哪里是我們隊里要用來堆放、碾打、晾曬小麥的場。大麥拔了以后,要犁地,耙細,磨平。然后灑水,拉著碾子一遍又一遍的光場,直到整個場平平整整,光光滑滑。這時候,要數(shù)我們小孩子最開心了,光著腳丫,撒著歡子,盡情的奔跑在場上,追來攆去好不開心。特別是到了晚上,這里更是燈火通明,熙熙攘攘,大家都聚集到這里來乘涼,聊天。經(jīng)常是晚飯以后,會有人在場里鋪上席子,一家老少成群結(jié)隊而來。男人們蹲在燈下“搭方”,(我們關(guān)中一帶的民間游戲,地上畫縱橫七線組成的方格為棋盤。也叫丟方,其實就是土圍棋,當(dāng)然有自己獨特的規(guī)則)女人們坐在席子上一邊拉著家常,一邊干著手里的活,納著鞋底,鞋墊或拐著線什么的。孩子們則三五成群,東奔西跑。盡情的釋放自己的快樂。碾曬,堆放麥子的場在我們心中就是游樂場,簡直就是我們的樂園,承載著我們童年多少歡快的時光。/ ]; E `+ A" b4 K# ~3 t2 g& z9 ]& c
- J4 x5 }3 n' A" ~& V; F
timg (2).jpg (148.99 KB, 下載次數(shù): 3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8:58 上傳
* j, P- {! N. S
" E n. b3 E* p% A p 忙天也是這塊古老土地上一個絢爛的季節(jié),南山在霧靄中若隱若現(xiàn),隨著陣陣下山風(fēng),藍天白云之下麥浪滾滾。在算黃算割一聲聲美妙的聲音陪伴下,農(nóng)人們倒提木鐮,搭著毛巾,戴著草帽,步履匆匆,奔向田間,融入金色的海洋。這是怎樣一副畫面?。〈藭r往往會有蒼涼渾厚的秦腔亂彈遠遠的在天邊傳來。這個時節(jié)無論是在外工作的,還是求學(xué)的也往往急急忙忙趕回家里參加這聲勢浩大的農(nóng)忙活動。連我們當(dāng)?shù)氐闹行W(xué)校也紛紛也放忙假了,老師同學(xué)各回各家回家參與到三夏大忙的火熱生活中來了。' v8 t- m$ k# f+ }3 d4 X
“芒種前后晝夜忙,男女老少齊上場”說的就是關(guān)中地區(qū)夏收繁忙的景象。大忙天是沒有閑人的。從七八歲的孩童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起早貪黑,龍口奪食。早上天麻麻亮,大人們磨好鐮刀,拉上架子車趕往地里,割麥,扎捆,裝車,拉回,堆垛。一把一把的割,一捆一捆的裝車,靠人力拉回,經(jīng)常中午都不回家的,中飯就在地里囫圇吃一下,稍事休息,繼續(xù)干活到大晚上。一天到晚背上的汗水都沒有干過,甚至衣服上都會有汗水中鹽分的結(jié)晶,看起來白花花一片。辛苦自不必多說,割破手,割破腿也不少見,農(nóng)人沒有那么多的矯情,順手找顆刺薊(一種野菜,也草藥)放嘴里嚼一嚼糊在傷口就行,甚至更簡單隨意,地上抓一把黃土捏面敷在傷口,繼續(xù)干活。裝車也是個技術(shù)活,裝不好,上坡,下坡,稍不留神就會翻車,重裝一遍事小,關(guān)鍵是來回一倒騰,麥粒灑了一地,這可不行啊,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們最懂了。拉回來在場上還要堆垛摞記,苫好以防下雨。小孩子們送水送飯,取個火拿個煙,撿麥穗,拔把青菜,后期晾曬過程中負責(zé)翻攪,驅(qū)離來偷吃糧食的雞鴨,麻雀等。稍微大一點的也拿鐮割麥,陪大人一起下地,那時候能干活,干好活也是一種榮耀。老奶奶們往往在家做飯帶孩子,搞好后勤工作。老爺爺一般也是和年輕人一樣參與重體力勞動的。5 q- p+ ]; H9 c9 H. `) o E
) {# y; j, Y9 j4 b
timg.jpg (205.58 KB, 下載次數(shù): 34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9:03 上傳
* |" w D. ?. m, T! F
9 k6 U8 A7 s5 M" v& i 當(dāng)然我們小孩子的勞動象征意義更大一些,偷懶耍賴,大人一個不留神就跑去背地旮旯玩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幾個人把兩輛架子車車轅套起來做“火車頭”再連幾輛“開火車”,就到大隊菜園子去偷杏,偷黃瓜。或者逮螞蚱、灌黃鼠;到場里的大麥草摞子頂上跳“蹦蹦床”和捉迷藏。也經(jīng)常偷大人的打火機來燒麥穗吃。到河里去洗身、抓魚。。。偷跑出來玩,還要有代價的,回家時候免不了要被揍一頓了。當(dāng)然挨打也更具象征意義,誰舍得真打自己的孩子???哈哈,我們都是天地間放養(yǎng)的一代。自由,奔放,健康,純天然。' E2 P5 Y% @9 E7 g
`, o* W/ Z# M/ C5 a: U
timg (3).jpg (202.54 KB, 下載次數(shù): 35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7-1 19:03 上傳
h/ Q9 V) J/ U8 Y7 L8 \5 `
4 c" h: i$ ?/ Q
割回來的麥子需要脫粒,早的時候是要攤場,碾場。用牛馬拉著碌碡,后來有了電碌碡,手扶拖拉機帶著碌碡。往往是天氣好的時候,早上男女老少一起攤場,中午碾場,翻場。下午收場,晚上楊場。把麥粒與麥秸分離開來。揚場可是個技術(shù)活,一般人是干不了的,需要老把式,辮風(fēng)向,拿捏力道,還必須有一個好搭檔在他揚起落下時用大掃帚打去灑落在麥堆表層的麥糠,而且要配合默契,否則。。。是不能把麥粒中的麥糠清理出來的。有時候也需要整夜的等風(fēng),風(fēng)來了就要抓緊楊場。后來有了很大的電風(fēng)扇情況就好多了。最后就是晾曬和入倉了。那時候這也不是容易的事,沒有晾曬的場地。平房頂上,公路邊上,或者門口的地面上也是下完雨趕緊修整一番,抹平曬干作為晾曬場地。有時候還會和鄰居為爭一塊地皮吵起來。搬進搬出,搬上搬下,沒有機械,全靠人力,肩扛手提j架子車。小孩子張張口袋,轟轟的塵土和麥糠撲滿一臉,又紅又癢,洗一把像針刺一樣痛,火辣辣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夏天的天氣多變,沒有現(xiàn)在的天氣預(yù)報,經(jīng)常手忙腳亂的。剛曬好了,天氣變了就必須收回來,也常常會遇到被大雨沖跑糧食的人家,守著一地狼藉,欲哭無淚。曬干的糧食,要挑撿最好的,顆粒飽滿的給國家繳公夠糧,一路拉著車子,唱著調(diào)子,排著長長的隊伍,繳到公社糧站去。然后再抓緊時間,把秋糧,主要是玉米種進地里,隨著忙罷會的到來,夏忙總算告一段落。四里八鄉(xiāng)開始輪流著過忙罷會,你家吃完到我家。看看秦腔大戲,你來我往走走親戚,享受一段難得的清閑和喜悅。
3 x; R% I1 }6 v) S; X! C0 V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必要聯(lián)系刪除)
; Z! p0 d5 ^! S6 L8 k/ u8 ~8 b 文:李曦,陜西戶縣人,現(xiàn)居浙江紹興。
3 v5 L }" E7 n2 L+ D. t( W$ r5 i7 s5 p9 d
' b: u0 _" u! g) M# g5 r. F
& y' q2 Z' R5 ]7 _ e0 X
! O7 l2 B o6 K+ T, Z! ^ N ~
|
|